在广州科大中医医院儿科诊室,有位总能让焦灼家长安下心来的中医 —— 余梅香。因姓氏谐音 “雨”,又擅长及时为患儿解除病痛,家长们亲切称她 “小儿及时雨”。多年来,她用细腻的诊疗和温润的医者心,守护着孩子们的健康。
余梅香的 “及时”,体现在对儿科急症的敏锐判断上。幼儿脏腑娇嫩,病情变化快,往往上午还只是轻微咳嗽,下午就可能发起高烧。去年深秋,一位母亲抱着高烧不退的 2 岁孩子冲进诊室,孩子脸颊通红、呼吸急促,家长急得声音发颤。余梅香迅速查看患儿舌苔、触摸额头,结合家长描述的症状,判断为外感风寒引发的急性支气管炎。她一边轻声安抚家长 “别慌,孩子能稳住”,一边快速开出疏风解表的中药方,还细致叮嘱煎药时需注意的水量和火候,以及如何物理降温辅助退烧。当晚,家长就发来消息:孩子体温逐渐下降,已经能安稳睡着。三天后复诊,患儿烧退咳减,家长红着眼眶连声道谢:“余医生,您真是孩子的及时雨!”
这样的场景在余梅香的诊室时常上演。儿科被称为 “哑科”,幼儿难以准确表达不适,全靠医生细致观察。她坐诊时总带着听诊器,却更习惯俯身为孩子调整衣领,在逗孩子笑的瞬间观察精神状态;把脉时会先搓热手指,避免凉着孩子;开药方时会特意标注 “少量频服”,方便家长喂药。有位患反复积食的 4 岁男孩,每次来诊都哭闹不止,余梅香便从抽屉里拿出卡通贴纸,边贴在孩子手上边问:“小熊说你今天是不是吃了太多糖果呀?” 轻松的对话中,她已摸清孩子的饮食作息,开出健脾消积的方子,还画了张简单的饮食表给家长。几次调理后,孩子不仅积食好转,再见余梅香时还会主动伸出小手让她把脉。
展开剩余37%从医二十余年,余梅香对儿科常见病、多发病积累了丰富经验,尤其擅长用中医外治法配合汤药调理。针对婴幼儿不愿吃药的问题,她钻研出穴位贴敷、推拿等方法,常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有位早产儿体质虚弱,频繁感冒,余梅香每周为孩子做两次推拿,配合温和的中药调理,半年后孩子免疫力明显增强,感冒次数大幅减少。孩子奶奶说:“以前每月都要去医院输液,现在跟着余医生调,孩子少受罪,我们也少揪心。”
在同事眼中,余梅香的 “及时” 还体现在对家长疑问的耐心回应上。她的手机里存着许多家长的联系方式,下班后常收到咨询信息,无论多晚都会一一回复。“孩子半夜哭闹是不是肚子不舒服?”“中药太苦能不能加蜂蜜?” 这些细碎的问题,她都视作家长的信任,认真解答。她常说:“家长的焦虑比孩子的病更急,及时回应也是治疗的一部分。”
如今,清晨,余梅香的诊室门口总会早早排起队,大多是 “回头客” 家长带着孩子来复诊。她依旧保持着俯身为孩子听诊的习惯,诊桌抽屉里的卡通贴纸换了一批又一批,而 “小儿及时雨” 的称呼,就在这些日复一日的守护中,深深印在了家长和孩子们的心里。
发布于:广东省红腾网配资-河南股票配资-配资网平台-配资网上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